我曾是眾人眼中的"學霸苗子",卻在追逐成績的路上迷失了生命的方向。這段跌宕起伏的經歷,要從童年說起。
一、被成績綁架的童年:榮耀背后的危機
很小的時候,我就展現出對學習的強烈熱情。不用父母督促,我像上了發條的鐘表般自覺投入學習,成績始終名列前茅。在湖南常德的小城,這樣的表現讓父母引以為傲,也讓我早早被貼上"名校預備役"的標簽。但那時的我從未思考過:學習究竟是為了什么?當成績成為唯一的價值標尺,生命的其他維度都被悄然折疊。
初中時,我不滿足于本地重點高中,執意考取長沙的名校。媽媽更是為我謀劃了一條"捷徑"——利用少數民族身份報考北京的民族中學,爭取以北京考生身份沖擊清北。那段時間,我在教室角落偷偷刷題的樣子,像極了懷揣秘密的朝圣者。當得知考上北京的學校時,我以為自己離"人生輝煌"又近了一步,卻不知一場危機正在暗處潛伏。
二、從192名到前17名:用生命換成績的代價
初到北京的第一次月考,我從家鄉的"尖子生"淪為年級192名。這個落差讓我哭到崩潰,卻也激起了骨子里的倔強。我開始了近乎偏執的"學習沖刺":凌晨五點起床背書,深夜刷題到流鼻血,把吃飯、睡覺都壓縮到最低限度。在我眼里,生命不過是維持學習的燃料,成績才是唯一的信仰。
這份"拼命"換來了回報:從192名一路殺到年級前17名,在這所每年百余人考入清北的學校,我成了"保準能上清北"的種子選手。但身體率先發出了抗議——長期透支讓我大病一場,不得不休學調養。復課后的我非但沒有收斂,反而變本加厲地"追趕進度",甚至為了擠進重點班,每天只睡四個小時。
直到那次月考失利,排名跌至兩百多名。當我看著那些邊玩邊學的同學輕松超越自己時,一直支撐我的"成績信仰"轟然崩塌。高二上學期起,我徹底厭學了——不是懶惰,而是失去了方向:一個把"考上清北"當作唯一人生目標的人,當發現自己可能達不到時,該如何繼續?
三、夏老師的"放縱療法":在暫停中找回生命的錨點
媽媽在常德的一次論壇上遇見了夏老師。抱著試試看的心態,我參加了山東淄博的課程。記得夏老師第一次見到我時,沒有勸學,反而說:"不想學就不學,去健身、旅行、玩,你要知道自己有學習能力就夠了。"
這句話像一把鑰匙,打開了我緊繃多年的神經。我開始嘗試"放縱":去健身房揮汗,背著背包窮游,在街頭看日出日落。看似"浪費"的時光里,我漸漸意識到:原來生命不是只有"沖刺"這一種模式,成績之外,還有更廣闊的天地值得探索。
當然,覺醒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。高考后我輾轉德國、新西蘭求學,卻多次陷入"想學又學不進去"的循環。每當我焦慮自責時,夏老師總是耐心傾聽,用他一貫的溫和說:"不急,慢慢來。"這份無條件的接納,讓我終于敢直面內心的恐懼——原來我害怕的不是失敗,而是被成績定義的人生。
四、從"問題少年"到心靈守護者:在傳承中重獲力量
去年10月,我終于完成學業,回到"爸媽在線"成為一名工作人員。再次聆聽夏老師的心靈導師課程時,那些曾經覺得"虛"的道理,突然有了血肉。想起年少時接觸的心理咨詢師:有的只會貼標簽、開藥,有的卻像夏老師一樣,用接納和陪伴點亮心燈。對比國外朋友學的心理學,我更深刻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里"治未病"的智慧。
如今的我,不再是那個困在"清北夢"里的少年。我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更多人:生命的價值從不取決于某一張成績單,真正的強大是學會與自己和解,在喧囂中守住內心的燈塔。正如夏老師說的:"學習能力是船,而生命的方向才是帆。"現在的我,終于準備好做一名心靈擺渡人,讓更多人在浮躁的世界里,找到屬于自己的錨點。
這段旅程教會我最重要的事:成長從來不是直線上升的沖刺,而是螺旋式的自我發現。當我們敢于放下"必須成為誰"的執念,才能真正聽見內心"想要成為誰"的聲音。感謝那個曾在黑暗中迷路的自己,更感謝始終耐心等待我醒來的人——是他們讓我明白,教育的終極意義,不是培養"完美的機器",而是喚醒一個個鮮活的靈魂。
-
孩子叛逆、厭學怎么辦?聽聽這位媽媽的故事
她是因為孩子叛逆厭學來到爸媽在線傳統文化課堂的,但是學習后她更痛苦了,因為看到孩子回來沒有變化。最后沒辦法了,她選擇聽夏老師的,首先改變自己,漸漸地她有了意外的...
-
煩躁、失眠、不能上學的他,來爸媽在線后的變化
大家好,我是來自山西長治的張景然。今天想和大家分享近段時間我的經歷和感悟。本文作者這次來到爸媽在線,是因為我在上學期間遇到了一些困擾。來這之前我常常感到煩躁不安...
-
在爸媽在線身心同調后,休學一年多的孩子主動上學去了
曾經因種種困擾而選擇休學的孩子,在“爸媽在線”身心同調后,經歷了一場由內而外的蛻變之旅。從最初的逃避到后來的勇敢面對,孩子不僅重拾了對學習的熱情,更學會了如何調...
-
走出厭學危機:一位優等生的成長與轉變
我曾是眾人眼中的"學霸苗子",卻在追逐成績的路上迷失了生命的方向。這段跌宕起伏的經歷,要從童年說起。一、被成績綁架的童年:榮耀背后的危機很小的時候,我就展現出對學...
-
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?媽媽做了這件事……
?14歲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為的高峰年齡,許多家長都為此頭痛不已。那么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,我們家長到底該怎么做呢?聽聽這位媽媽的分享。兒子今年13歲,原本是我們當地...